编者按: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这是对全民族的召唤,也是对青年人的邀约。
为展示各行各业领军梯队里的生力军和新生代,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新闻深一度》共同推出《我的新时代》系列人物报道,国企系统的优秀建设者也将陆续推出,本刊也同时进行跟踪报道。
扬国企自信,颂行业先锋。
12月18日晚6点,《浙江新闻联播》栏目播出省机电集团的风电工程师应有的纪录篇,分享了他的绿色能源梦,本刊记者也追访了这位新时代的追风人。
风力发电,没有污染之忧,没有枯竭之虞。
作为可再生能源,风电已逐渐为民众所熟悉。这些矗立在风口的大风车,转着转着就把电发了,看起来轻而易举。可是,这些“大风车”的背后,是一套套严格标准的制定和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
目前获得出口检测合格证的运达风电机组已走出国门,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运达风电是国有控股的大型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拥有风力发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40多年的风电整机研发经验。
2017年11月15日,很多风电企业研发人员还在忙着在技术、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上劈波斩浪的时候,浙江运达风电研发人员却紧锣密鼓地在北方零下20度的张北为一项新的科研技术攻关,这项新技术学术名为“风电机组电网友好型控制技术”。它的课题带头人正是风电高级工程师应有。
应有,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他身上有着众多符号式标签:“80后、浙大机械电子工程硕士、风力发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一个如此年轻的高级工程师在十年间成为企业的科研带头人,风电行业的青年专家,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十年深耕风机制造
“我们是追风人,常站在风口。”
2005年后国家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吸引企业投资风电,行业迎来了井喷式增长,企业也对技术创新有了更高要求,不断从各大高校招聘优秀人才。
2008年,从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应有,进入运达风电,成为一名普通技术员。仅仅五年时间,他主导了公司两款拳头产品——新机型WD115-2000和WD121-2000的开发研制。更难得可贵的是,2013年,应有成为国家科技部“风力发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风电控制领域的科研带头人。这是我国风电领域批准建设的第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我省首家依托企业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省属企业中也是极其罕见的。
这即是动力,也是压力。
经过十年的行业磨砺,并没有磨灭对风电的热情,反而越加激起他的兴趣,尤其在风机的控制技术上不断创新。应有说,“我对风电专研来源于兴趣,成就感来源于解决难题的满足。”
他给我们讲了从事风电后的三段经历。
全岗轮训
初入职运达,运达风电给新员工的见面礼是“下基层实习”,这一下去就是半年。德清的生产制造车间、洞头的现场吊装、张北的运维现场全跑了个遍,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的摸索、机组的场内场外调试、爬风机进行检修与排故,熟悉和学习风电的各个环节。
“这六个月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几年以后,回顾这段实习经历,应有仍然觉得自己受益匪浅,他得以从实践的角度了解机组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原理、机组在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只要你肯学,总是能学到东西。我不会因为自己研究生毕业,到车间或现场就感觉高人一等,眼高手低。要说我比别人强在哪里,那就是我能吃苦,肯花时间学,动手能力强一些。”这是他对实习阶段的总结。
低电压穿越技术
2011年,我国提出风电发展“二转变”:要从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从追求装机容量向追求风力发电量转变。同年4月,国家电监会发布通知,要求并网运行风电场的风电机组必须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
运达风电机组的低穿穿越技术研究任务就落在了应有的身上。
早在从 2010年开始,应有几乎常驻张北现场,和团队成员对 1.5MW 双馈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技术进行了研究,并进行反复论证和现场实践。
应有说他会常常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第二,眼前能用什么方法解决?第三,未来如何预防这类问题再次发生?他说很多人,只是停留在现象阶段,知道发生问题了,但却找不到问题的根源,更不用说解决和预防。重要的是沉下心来,对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本。
2011年 5 月,首款 1.5MW 机组通过低电压穿越测试认证,且后续现场测试所用时间、测试次数和新技术突破屡次创造国内的新纪录。
这次测试,属国内首次通过新国标的低电压穿越测试认证,又是国内首次通过电网适应性测试认证和国内双馈机组首次通过零电压穿越测试认证,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在他们的艰苦努力下,到 2013 年上半年,公司的WD1500等各款机组相继通过中国电科院的低电压穿越能力一致性评估,为公司1.5MW 各款机型上网提供了条件。
2MW机组研发
自2013 年开始,风电开发重点已经偏离,低风速时代悄然而至,进军国内低风速市场已经是业界共识。
应有在一次跟同事聊天中,大家说到可以尝试把公司已有的 2.5MW 机组降容,叶片加长,增大扫风面积,开发出一款适合于低风速地区和超低风速地区的机组。他从聊天中得到启发,主动请缨,最终完成了2MW超低风速机组的开发。
如今,运达的 2MW 机组,已在山西神池温家山、浙江宁波宁海一市、宁夏吴忠运风二号一期、内蒙赤峰书声、贵州关岭、云南姚安和浙江海宁尖山等数十个项目并网运行,受到业主的充分肯定。目前,运达的 2MW 机型已经取得数千台业绩;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
创新者的风电梦
寒冬腊月,北风凛冽。从207国道进入张北,循着蜿蜒醒目的标识牌,一座座白色风机映入眼帘。
该县集聚中节能、华能、大唐、龙源等10多家央企在内的30余家大型新能源企业。早在2007年,运达就已在张北建立生产基地,看中“风”这一冷饽饽,成为第一批在张北开荒僻壤的风电元老级风电企业。如今,河北张北、杭州临平、宁夏吴忠已是运达风电三大重要生产基地。
应有作为一个运达的风电工程师,张北是他每年来得最多的地方。
张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境内平均海拔1400—1600米。风资源丰富加上中国电力科学院等权威研究所的进驻,这里早已成为风电研发的要地。
一般10-11月,就是张北的‘大风天’。风力高于六级的时候,风能资源最丰富,最利于做风电试验。
2MW机组样机的研发就是一成功科研案例。
当时,2MW 机组已经在市场上出现,价格也比较透明,而运达这款机组的叶轮直径为115 米,是国内当时最大的。如何价格上不超过别的厂商、又能实现机组叶轮直径最大化、扫风面积最大化,是摆在研究团队面前的一个难题;除此之外,还要解决研发周期短、部件配套的问题。
经过各种实地勘探、以及多次试验检测,2MW 机组新样机研制成功。从立项到两台样机立起,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是运达所有新样机研发用时最短的,而且两台样机在吴忠并网后,一直运行良好,可利用率超过 99%。
应有认为,做风电,要避免闭门造车,实践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他设计出来的东西有没有问题,能不能经受现场各种风况、工况的考验。到现场多了也会转换思维角度,会自然而然站在业主的角度看问题,站在工程方考虑问题,站在运维的角度看问题。角度多了,人就会相应变得客观理性,就会不再排斥不同的意见和声音。
目前,我国低风速资源面积占全国风资源区的68%,由于这款机组的诞生,使年平均风速为5米左右的超低风速区域具备了开发价值,也为运达的市场开拓再添新品。
“乘风”如何“破浪”
我国是全球风电规模最大的国家,风电穿透率不断攀升。到2017年底,我国风电装机1.9亿千瓦,预计到2050年将突破10亿千瓦。
在能源供给侧改革浪潮下,风电行业回归理性发展,整机企业的赢利点越来越低,如何提升风机高附加值、如何获取技术含量高的盈利模式,如何在智慧风机领域站稳脚,成为风电行业的方向。
乘风破浪,大环境不断变化对研发团队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
正如应有所说:“风电技术的创新频率越来越快,以前是几年,现在几个月市场上就可能出现新产品、新技术,要不断创新才能跟得上市场格局更迭。”
根据《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底,风电年发电量确保达420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及风电行业的技术进步,为风电研发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环境。
运达风电董事长杨震宇表示:“质量就是生命在我们这里不是一句口号。运达的前身是科研机构,因此科研人员特有的那种一丝不苟、专心做事的精神也自然而然融汇于运达的企业文化中,形成宝贵的精神财富。运达的技术人员有个特点,产品如果还不精益求精,决不推向市场,在运达有一句口号:只在自己的工厂里做实验,不在客户的风场做实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目前,运达有近5000台风电机组稳定运行于国内外150多个风电场,运行时间最长的机组已有16年,平均可利用率达99%以上。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产品走进一带一路国家,这背后都有应有这些追风人的身影。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科技是核心战斗力”“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等重要论述鼓舞人心。
“从早期风电行业处处受制于人到今天具备自主开发能力,中国风电走过了一条漫长的路。在这条路上,创新从未迟到,亦不曾缺席。”应有说。
这是竞争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愿无数像应有这样的追风人,在创新发展道路上推动风电行业走向新蓝海。